盲人摸象

幾個盲人分別觸摸牙、鼻、腿、耳、腹、尾都只是象的一部份,而不是真象。實際來說,盲人只有睜開眼,才能知道真的象是甚麼樣!真的象不是人說出來的人如是非不分,真假錯亂,是不是等於心盲?這樣的人生,其實也算是活在陰暗之中!

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初結胎,看本命。終脫胎,看四正。
   祖劫天根,居混沌之中,乃為結胎之所。下手之初,鍊精化為炁,鍊氣化為神,鍊神化為虛,鍊虛合道,結為聖胎。初結胎之時,常於命蒂守之。故曰初結胎,看本命也。十月胎圓,移神上居泥丸,調神出殼,直待功成行滿,上帝詔臨,打破虛空,真人上舉,駕紅雲,跨白鶴,東西南北無所往而不可。故曰終脫胎,看四正。《靜中吟》云:一朝功滿人不知,四面皆成夜光闕。是也。

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採藥時,調火功。受氣吉,防成凶。
   採藥時者,乃身中一陽來復之時也。於斯時則當閉關。行火之功,妙在調燮停勻,從三關運轉,一舉三時,周流復位,萬氣凝真。當此之時,獨受於我神之暢快,喜慶難言。故曰受炁吉也。行火退符之間,務在存誠一念,不可間斷。設或纖毫差失,

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識浮沉,明主客。要聚會,莫間隔。
   浮者,汞也。沉者,鈆也。離汞居上曰浮,坎鈆居下曰沉。修丹之訣,沉者必使其昇,浮者可使其降。故曰識浮沉也。既識浮沉,須明主客。主者,命也。客者,性也。有身則有命,有命則有性。性依命立,命從性。是以命為性之母,故為主;性為命之子,故為客。日逐之間,借身為用,仙師所謂讓他為主我為賓是也。既明主客,以鈆汞而同爐,主客而同室,綿綿若存,於二六時中,迴光返照,打成一片,道滿太虛。若夫時至氣化,機動籟嗚,火從臍下而發,水向頂中而生,其妙自有不期然而然者。孔子所謂: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。程子亦云:常心要在腔子裹。虛靖天師曰:神一出便收來,神返身中炁自回,如此朝朝與暮暮,自然赤子產靈胎。此所以要聚會,莫間隔也。

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飲刀圭,窺天巧。辨朔望,知昏曉。
   飲者,宴也。刀者,水中金也。圭者,戊己真土也。言作丹採藥之時,必採水中之金,金不得自昇,必假戊土化火,逼逐金行,度上泥九。金至此化為真液,如瓊漿甘露,一滴落于黃庭,宴之味之,津液甘美。故曰飲刀圭也。窺者,觀也。言能觀天道運化之功,遂執天而行,旋吾身斗柄之機,一刻之間能奪天地造化。故曰窺天巧也。《陰符經》所謂觀天之道,執天之行,盡矣。純陽詩曰:縱橫北斗心機巧,顛倒南辰膽氣雄。是也。辨朔望者,以一歲言之,冬至為朔,夏至為望;以一月言之,初一為朔,十五日為望;以一日言之,子時為朔,午時為望;以一時言之,初一刻為朔,正四刻為望;以六十四卦言之,復卦為朔,姤卦為望。以一身言之,尾穴為朔,泥九為望;子宮進火為朔,午位退符為望。既明此理,又要知其曉昏。昏者,暮也。曉者,朝也。於卦有朝迍暮蒙之理,一卦六爻,顛倒用之,遂為兩卦。朝迍一陽生于下,暮蒙一陰生于上,一陽一陰,一進一退,人身運化,與天地同也。達此理者,可以長生久視,與鍾呂並駕,同日而語矣。有何疑哉。

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托黃婆,媒姥女。輕輕地,默默舉。
   黃婆、姹女,皆強名也。黃婆者,坤土也,即戊己土也,又言意也。姹女,兌金也。兌為少女,金隱水中。凡作丹必托黃婆為媒,通姹女之情,以戊土藏火,火逼金行。當起火之初,受炁且柔,要當撥轉頂門關捩,從尾穴輕輕地默默而舉,須臾火力熾盛,河車不可暫停,運入南宮復還元位,嫁與金公而作老郎。崔公苦口叮嚀,以謂世人不達還丹之旨,故喻托以黃婆媒於姹女,直欲世人曉此理也。《悟真篇》云:姹女遊行自有方,前行須短後須長,歸來卻入黃婆舍,嫁箇金公作老郎。是也。

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真橐籥,真鼎爐。無中有,有中無。
   橐者,虛器也,鞴也。籥者,其管也,竅也。言人晝夜一呼一吸之氣,氣為之風,如爐鞴之抽動,風生于管,爐火自炎,久久心息相依,丹田如常溫暖,此吾身有真鞴籥也。《道德經》云:天地之間,其猶橐籥乎,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。是也。鼎者,乾也,性也。爐者,坤也,命也。既鼓動吾身之橐籥,必採藥物以入鼎。

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歸根竅,復命關。貫尾閭,通泥丸。
   作丹妙用,要明玄關一竅一性正位,萬化歸根復命之道,必由三關而轉。故曰歸根竅,復命關也。當復命之時,飛神海底,存火燻蒸,精化為氣,撥動頂門關捩,從尾閭徐徐提起,直上泥九,交姤鍊氣,化為神。神居泥九為本宮,則有萬神朝會。故曰貫尾閭,通泥九也。火 師汪真 君奧旨云:夾脊三關透頂門,啣花騎鹿走如雲,捉花騎鹿踏雲去,霍地牛車前面迎。《黃庭經》云:子欲不死修崑崙。《還元篇》云:悟道顯然明廓落,閑閑端坐運天關。《道德經》云:歸根曰靜,靜曰復命。其說是已。

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是性命,非神氣。水鄉鈆,只一味。


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