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持經觀音》


持經觀音,有人認為即三十三觀音中的聲聞身91〈梵文Sravaka的譯音〉。亦即「聲聞觀音」。聲聞是聽聞佛聲教化而開悟之義。此尊主智慧、修行、以證菩提。


《法華經‧普門品》記載曰:「應以聲聞身而得度者,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。」


《不空羂索經》亦云:「誦是咒者,可得二十種利益,復獲八法也。其一者,臨終前,見觀自在菩薩,作比丘像現前慰喻勸導。」觀音變化比丘度亡導引,即聲聞身也。


此尊之形象,乃坐於崎嶇的岩石上,右手持經卷軸,左手安於左膝上。身穿天衣,胸前瓔珞、佛珠莊嚴其身。頭捲妙鬘。圓光環繞。


《觀音靈感錄》記載說:「唐文宗御膳烹雞卵,忽聞鼎中群呼觀世音菩薩,悽愴之聲,不絕於耳。監宰惶恐,據實上告。文宗派人探驗,回報如實不虛,帝因而歎曰,吾不知佛神力乃若是。於是下令,從今後,不得用雞卵佐食。」上述記載,或許出自誤傳,蓋因卵尚未孕育成形〈雞〉,何來呼救之聲?恐有誤也。


宋普明禪師,崇寧二年,八月即望,在上天竺獨坐期堂,三月已滿,忽見一老僧,對他說:「汝當演示三乘。頓漸齊行,便可廣渡情。」普明禪師問將何法度人?僧云:「吾觀此土人,與觀世音有緣。可將菩薩行狀,略說本末,流行於世,供養持念者,福報無盡。」說完,僧即消失無蹤。


於是普明禪師,即編觀音本行經。此經編成之日,忽見觀世音菩薩,現紫金相,在彩雲中,良久而隱。眾人皆見,莫不頂禮讚歎。


唐法常法師,南陽白水人。課業行道,勸世度人,日夜精進。嘗於中夜,至佛堂中,見觀音菩薩,自外而入。上住虛空,佩服瓔珞,手持經卷軸,全身佛光。良久方隱。


 持經觀音真言



 


真言 結印 真言 密咒 觀想法 請參閱本書內容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