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中研院、史博館攜手 4000甲骨文解謎

作者: 吳垠慧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3年8月28日 上午5:30


 












中國時報【吳垠慧╱台北報導】


歷經3年多磋商,中央研究院與國立歷史博物館簽約進行「殷墟甲骨文整理研究合作案」。台灣現藏甲骨以中研院史語所藏的2萬5千件居冠,其次就是史博館藏有4千多件。然而,半世紀以來史博館的甲骨卻未曾被整理研究,成為甲骨學研究「失落的環節」。


中研院預計在4年內解謎,並進行數位化、出版和舉辦「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殷墟甲骨文」專題展覽。


對岸也曾提議合作


合作案由中研院院長翁啟惠、史博館館長張譽騰共同簽署。翁啟惠表示,1928年中研院史語所成立,隨即展開河南殷墟挖掘,甲骨出土震驚世界。近年政府積極推動「史語所保存的甲骨文」申請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「世界記憶」。


史博館典藏甲骨,包括1956年教育部指定代管、時任河南民族博物院院長何日章1929至1930年間主持發掘的3000多件殷墟甲骨,以及1972年教育部函令中央圖書館移撥的700多件,共有4000多片。


張譽騰說,這批甲骨因殘破碎弱,向來珍藏於庫房,且礙於預算及人力,史博館至今尚未展開學術研究,因而蒙上神祕面紗,不但中研院有興趣,就連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人員,都曾向張譽騰表達「合作研究」意願。


全面整理並數位化


這次的合作,將針對史博館這批甲骨殘片進行全面整理、摹本製作、釋文、編輯及數位化等工作,將成果出版並納入「甲骨文拓片資料庫」,讓台灣現藏甲骨史料能完整刊布。


甲骨文年代距今超過3000年,多寫在龜甲和獸骨上,是目前可見的最早中國文字,也是世界文明古國文字中,唯一至今仍被廣泛使用的文字根源。


碎裂嚴重解讀不易


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宗焜表示,殷墟甲骨出土的意義有二,第一是甲骨出土前,商代歷史是傳說,「出土後才變成可信歷史」,第二是在漢字研究上,甲骨文是最早成系統的漢字。


他表示,史博館藏的甲骨文中有一個 是「獨一無二」的字,「這是一個古地名,在其他甲骨片中,還沒看到出現第二次。」他說,史博館的甲骨典藏必須通過研究才能顯現價值。不過,甲骨這樣的古文物因年代久遠,「很容易碎裂」,加上出土後歷經戰亂、搬遷,碎裂情況更為嚴重,學者得透過綴合、拓片、摹寫等過程方能進行研究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