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龍頭觀音》


龍頭觀音,乃佛教徒,依據佛經所繪製之三十三觀音之一。所謂的「龍頭」,係指此菩薩,經常坐於龍頭上,行雲佈雨,澤被大地眾生而言。


也有人認為,龍頭,專指龍王。因龍王乃諸龍之首,有「帶頭」〈領袖〉之義。觀音菩薩坐在龍王身上,可號令諸龍聽命行事。


但據《現代封神榜》所言,龍有萬千種〈類〉族,如天龍、海龍、神龍、山龍、水龍、火龍、土龍、江龍、河龍、湖龍、井龍、潭龍、溏龍、溪龍、雲龍、雷龍、毒龍、惡龍、善龍、蛟龍、玄龍、飛龍、地龍、穿山龍…等等。各種族形像各異,其所職司也有所不同。


如天龍種族即區分有閃電天龍、霹靂天龍、戰鬥天龍、護法天龍、金剛天龍、力士天龍、飛狩天龍、佈雨天龍、行雲天龍、雷電天龍、慈地天龍、慈心天龍…等。從其族名,即可瞭解各族之職責、任務。


無論天龍也好、海龍也罷,萬千龍族,皆有其族長─即龍王是也,其直系血親,一律慣稱龍太子、龍太孫、龍公主,這些貴族,其身份顯示在本相〈原形〉時,皆為五爪。不服雜役,只擔任指揮、領導、行政、策劃等工作。


四爪龍,其智慧和神力,僅次於五爪的王族。一般來說,是承受執行龍王所下達的各項命令,協助王族指揮、管理的高級幹部。


三爪龍則為普通之龍,一般負責戰鬥、警衛、巡邏、行雲、佈雨、雷擊、運輸、乘載、緝拿、降雹、霜、霖、霧、露、霰、雲…等工作。


是故,觀世音本應騎乘四足三爪之「乘載天龍」,但七千年前,此尊曾與大師兄玄華,來到中國現時的天目山,協助地球三十六海,千餘位海龍太子、公主,教化大羅金仙國、阿修羅天、天魔國…等叛軍。因而與海龍之間的關係,臻為密切。


弭平叛軍之後,海龍為感戴觀世音功德,南海龍大太子敖金,遂以大太子之尊,命令漠陽江江神摩利支喜之七太子摩利贊異,追隨觀世音左右,此乃四爪江龍是也。此江龍俱有呼風喚雨之神力,但卻倔傲不馴、居心叵測,為海龍所敗,受觀世音之感化而轉正。


然而,此摩利贊異,非運輸龍也,只因受觀音點化,而甘願俯首聽命、效力於此尊菩薩。這一點,我們不難從諸多雲間乘龍的白衣觀音或楊柳觀音畫像中,看出端倪。


中國的北方,氣候乾燥,自古以來,經常長年不雨,乾旱成災,五穀因之欠收、飢民四起,百姓嗷嗷待哺、苦不堪言,遂有求助天老爺之心,奈何天太高,聞聽不到民間疾苦的哀告聲音,於是,人們便轉向求助治理大水的龍神。


因此,北方多數農村和偏遠、窮困的山區,都興建有龍王廟,以作為進行乞雨儀式之場所。而地方行政官吏,也往往在久旱不雨之時,沐浴齋戒若干時日後,便親自率領僚屬及鄉紳,來到龍王廟,祭拜龍王,為民求雨。


這種儀式,有安撫民心的作用。是故,民間常以「龍王爺」來尊稱諸龍,冀望龍王爺,大慈大悲,救苦救難,降澍甘露、滋潤大地。


後來佛教傳入中國,民間遂將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,和龍王爺鍥合,成就為「龍頭觀音」,以順乎民間之心理需求。


《觀音靈感錄》中,記載說:宋真宗元年正月至五月,天不下雨,旱災連綿。時給事中張去華,擔任杭州地方長官,出於虔誠,為民請命,迎觀音像於梵天寺,率官僚至誠祝禱,甘雨驟降,四境沛足,歡聲動地。


宋理宗淳祐年間,連年苦旱,浙江地方官顏頤仲,虔誠祈禱,見觀音作歡喜狀,甘雨遂降。旱象立除。


明景泰六年,兩浙苦旱,禾稼將槁枯。農民徬徨無措。時鎮守阮公,會藩臬重臣與兵部尚書孫公等,齋戒沐浴,徒步親詣上天竺寺,奉迎觀音聖像,至山林建壇禱雨,即時陰雲四起,甘雨大澍,如降數日,頓使兩浙境內,禾黍槁枯立甦,人民莫不歡欣鼓舞,感戴觀音恩德。


唐善無畏三藏法師,中印度人,時印度大旱,請師求雨,俄見觀音在日輪中,手執淨瓶,注水於地。彼時眾皆獲感應,莫不頂禮膜拜。


觀音不但有降雨疏解旱象之神力。也有止水患之功德。該書中也提到數則觀音止雨解除水災之實錄。


 龍頭觀音真言



 


真言 結印 真言 密咒 觀想法 請參閱本書內容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