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馬郎婦觀音》


馬郎婦觀音,乃三十三體觀音之一。佛教徒認為,這些全是觀音菩薩在法界本位中,應緣而化現的應化身。有些甚至在佛經中,沒有任何記載,但卻因為祂隨機顯化,救苦救難的事跡,在民間廣為流傳,而深植人心的形象。為後人所景仰和崇拜。


馬郎婦的形象,與提籃觀音雷同。其起源也同於唐代。現在在日本江戶一帶,甚為盛行。不過其穿著、卻和中國道教的女神大致相同。其功德卻從漁戶的角度來看。脫離中國的說法。


相傳在唐憲宗年間,中國陜西一帶居民,皆以漁獵為生。殺業甚重。有一天,村裡來了一位年青美麗的女子。她提著魚籃,穿梭在附近各村落中賣魚。她甜美的笑容、富有磁性的嗓音,深深地吸引住許多年輕男子的目光。


各村莊的青年,紛紛前來向她展開熱烈的追求。因為求婚的人實在太多了,這位美女就向他們說:「我一個人,無法嫁給你們這麼多人。不過,我有個辦法,可做為選擇的標準。」


眾人聞言,皆點頭表示贊同,因為求婚者,大家的生活條件和儀表,皆相去不遠,對一位年青貌美的女子來說,實在很難做出決擇。惟有透過擇偶方法,來做篩選,方是良策。眾人不禁在心中,暗自佩服起來。屏住呼吸,靜待宣佈。


「我的擇偶方法很簡單,就是由我來教各位讀誦《法華經‧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,誰能在一天當中,完全背熟,我就嫁給誰。」美女說完,即當場口授《普門品》經文予以眾人。


眾青年,為了獵取美人心,皆卯足了勁,努力背誦。翌日清晨,經過測試,有一半以上的年青人,竟能倒背如流。因此,不能分出勝負。


於是,美女又開出第二個條件,誰能在一天當中,將她口授的《金剛經》背誦出來,她就嫁予此人為妻。眾青年聞言,皆聚精會神地,跟著美女口誦金剛經。


第二天,祇剩下四位年青人,能夠背誦《金剛經》。這為女子只好再向他們宣稱,說:「我現在再為你們口授《妙法蓮華經》,假如你們三天內,能將這本經典背熟,我就嫁給他。」


三天後,四位年青人,來到河邊。只有一位姓馬的賣魚郎,把整部《法華經》給背熟了。在眾村民的歡忽聲中,那美女果然信守諾言,依約嫁給了馬郎。不料,卻好事多磨,就在馬郎成親的那天,這位美女忽然暴斃身亡。而且屍體迅速腐爛。


馬郎傷心之餘,匆匆料理後事。並發誓終身不娶。每天將那女子所教的三部佛經,念誦不停。經過數日後,有一天,村裡來了一位老和尚,和馬郎談論佛法,提到馬郎婦之事,馬郎傷心地嚎啕大哭。


老和尚見狀,便對馬郎說:「你可知道這賣魚的女郎是誰嗎?」


馬郎聞言,哭得更傷心,不斷地搖頭,答說:「此女不知從何而來?更不知她原籍何地?」


「實話告訴你吧,此女並非一般凡人,而是觀世音菩薩化身,前來感化你們的!」老和尚嚴肅地說。


「我不信!」趕來揍熱鬧的村民,同馬郎一起大聲地回應道。


「老和尚所言,莫非想安撫馬郎?」村裏的長輩們,挺身而出地質問道。


「你們不信?」老和尚問。


「無憑無據,當然不信!」眾異口同聲應道。


「你們如果不信,可以和我一塊到墓地,將棺木打開來看看!便知分曉!」老和尚有恃無恐地說。


於是眾人便和馬郎、和尚,一道來到墓地,合力掘開墓地,將棺木打開,卻不見屍體。大家正感詫異,想向老和尚討教,誰知,老和尚突然在眾人面前消失無蹤。這時,馬郎和村民們,才恍然大悟,原來老和尚和賣魚女,皆是菩薩所化。為的是要感化他們。


從此,村民將賣魚女,提籃賣魚的形象,塑造成提籃觀音神像,安置在馬郎婦居處所改建的觀音堂,供人謨拜。其所口授的三部佛經,也因此留傳於世。


另有一說,說是唐代某地,需要建橋,缺乏經費,有天,來了一位提著魚籃的美女,坐在河中的小舟上,宣稱若有人以銅錢相擲中者,願嫁其人為妻。此舉,果然引起轟動,萬民爭相擲錢,至漁船載滿銅錢,建橋經費有了著落後,方化成觀世音菩薩。眾有感於菩薩顯化,遂出錢出力,共同努力,將橋建造完成。


 馬郎婦觀音真言


一‧結印契。


二‧密咒。


三‧觀想。


以上三密,皆與提籃觀音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