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殊菩薩》


     文殊菩薩的全名是「文殊師利菩薩」,乃梵文MANJ USRI的譯音。梵文又譯作「文殊尸利」、「曼殊室利」,意即「妙德」和「妙吉祥」之義。又稱作「文殊師利法王子」(梵文AMANJ USRI KUMAR ABHUTA)、「文殊師利童真」、「孺童文殊菩薩」、「文殊師利童子菩薩」。在密教當中,其密號則有「般若金剛」、「吉祥金剛」、「大慧金剛」、「辯法金剛」。在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中,稱作「三世覺母妙吉祥」,和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之左右脇侍。俗稱「華嚴三聖」。


  在《華嚴經》、《思益經》、《佛地經》、《佛說阿彌陀經疏鈔》等經典中,又稱文殊菩薩為「妙德」、「妙音」、「普首」、「濡首」、「敬首」、「妙吉祥」等。


     在佛陀所有菩薩弟子中,文殊是為上首。祂集智慧、辯才於一身,代表釋迦牟尼佛的智慧。所以又有「大智文殊」之美譽。祂和「大悲觀世音」、「大願地藏王」、「大行普賢」,並稱為「四大菩薩」,分別代表釋迦牟尼佛的智、悲、行、願四種德行。


  在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之中台八葉院之外,設「文殊院」,以文殊菩薩為主尊。左方為普賢、右方為觀自在。文殊院位於曼荼羅上方第三重。文殊座下設有左右使者,左為鄔波髻、右為奉教。右邊有光網、寶冠、無垢光、月光、五髻文殊等菩薩,共計有二十五位。


  在密教中的文殊形相和種類,因結髮之髮髻和真言的不同,分為一字、五字、六字、八字等,其中以五髻文殊為本體1。此外,文殊菩薩又經常以童子的形象出現,童子代表天真、純潔、善良、光明、堅貞,這種淨聖明潔、純真善良的童貞心靈,正是修習佛法的眾生,欲求到達的境界。


     文殊和釋尊,屬於同一時代的人物,祂生於古印度舍衛國嘙羅門貴族。父名梵德,在當地是位頗具名望的長者2


  相傳文殊出生之時,有十件吉祥的瑞兆:〈1〉滿室光明3。〈2〉甘露盈庭4。〈3〉地湧七珍5。〈4〉倉變金粟6。〈5〉神開伏藏7。〈6〉雞生鳳子8。〈7〉豬娩龍兒9。〈8〉馬產麒麟。〈9〉牛生白澤10。〈10〉象具六牙11(第〈6〉、〈7〉、〈8〉、〈9〉項,實在不可思議,雞生鳳子、豬娩龍兒、馬產麒麟、牛生白澤,如以遺傳基因排列,除非是遇上基因突變,引發種變,否則龍生龍,鳳生鳳,怎會產生錯置呢?除非是近親結婚,或異類〈族〉通婚通婚,否則機率是相當低,況且又同時有四組同穫裂變。


  《現代封神榜》記載,諸天應共同尊守律法〈簡稱為『天條』、『天規』或『天律』、『天法』〉規定,異類通婚,雙方層次〈神通力〉必需相等,而且需直屬長官通過後,轉呈天帝核准,方能成婚。否則一律按違反天條規定,施以最嚴重之處分。至於最後之第十種祥瑞,是有可能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oss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